面对“人类对资源的无限消耗”与“地球有限的资源储藏”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头号课题。当地下矿藏彻底枯竭、当地面“垃圾”已无处可放的时候,我们要在这个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繁衍生息,敢问路在何方? 目前,中国以每年50亿吨的矿产资源消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资源消耗超级大国”。而据专家估计,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3个地球的资源。美国著名的兰德咨询公司甚至预言:“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中国真的会非常穷吗?中国东北、西北地区那些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的城市是否昭示着中国的未来? “如果我们能够摆脱线性思维方式的束缚,用循环经济的眼光找出路,我们会发现:路就在脚下”。随着原生资源的枯竭,再生资源产业正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希望工程。而谁率先进入这一产业,谁就会因为掌握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而执未来经济之牛耳。 再生资源的利用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要么我们关起门来,拒“洋垃圾”于国门之外,仅仅利用国内的废旧物资搞小循环;要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引入发达国家的废旧物资,加入国际大循环。 在原生资源枯竭、再生资源富集的今天,我们也应适时地将“开采型资源战略”,改变为“再生型资源战略”。改变目前将再生资源归类为“城市垃圾”和“固体废物”的错误定位,恢复其本来面目。经工业革命300年的掠夺式开采,全球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并以“垃圾”的形态堆积在我们周围,总量高达数千亿吨,并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其中85%“富集”在资源消耗是我们30倍的发达国家,成为一座座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而让我们一叶障目的,正是“洋垃圾”这顶大帽子。 正是“洋垃圾”这顶刺痛中国民族自尊心的大帽子,使中国进口的再生资源长期处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半地下状态,一些人争先恐后地痛批“洋垃圾”,而很少有人公开支持进口再生资源。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更多的顾虑是担心“洋垃圾”带来污染。那些怕“洋垃圾”带来污染的人们,主要是没有对再生资源和原生资源进行环境影响的比较。再好的铁矿也不如废钢;1吨废线路板可提取400克黄金,是世界上最富的金矿;过去需要花大钱焚烧、填埋的废塑料,如今卖到每吨1000美元;垄断了美国“垃圾”的犹太人,已经靠这座与消费同步增长、永不枯的“城市矿山”而大发横财。利用发达国家的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洋垃圾”,比利用矿产、石油、木材等原生资源,能耗和“三废”排放分别低80%和70%。利用一吨废塑料还可节约4吨原油;利用一吨废纸可少砍伐17棵大树…… 由于政策上将再生资源错误地定位于“城市垃圾”和“固体废物”,以及没有配套的鼓励政策和相关立法,使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处于“节约资源无功,出现污染有罪”的两难境地,而不得不实施封堵政策。过高、过严甚至超过新产品的进口标准,使这一静脉系统处于栓塞状态。 在中国,废旧物资含沙量超过2%~5%便不准进口,超过10%甚至还要受到法律制裁。而调动外交手段、耗巨资进口的一些矿产资源,也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在冶炼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能耗或许还比进口废旧物资要高。相对清洁的再生资源进口受阻,必然加大矿产资源的用量,其结果是加重污染。” 目前,我国每年燃烧和冶炼的60亿吨矿产资源,是造成高能耗、重污染的主要原因(约占全国能耗和“三废”排放总量的70%),是节能减排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如果能将其中的大部分改为废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环境、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用废五金等再生资源取代矿砂等原生资源,是有效的减排手段。如果我国每年进口的不是8亿吨矿砂而是等量的废金属,同比可减少二氧化碳70亿吨、节约环境治理费700多亿元、相对减少80%的能源消耗。” “为资源再生业花一元钱的环境治理费用,其效果超过为矿冶业投入10元钱。” 我们的环境战略也应当由消极的保护型,改变为积极的再生型。进口废旧物资的环境问题并不难解决。如果我们能够将现有的加工区加以规范,同时建立进口废旧物资的“绿色通道”,使我们的再生企业能够拿到发达国家应当缴纳的环境补偿,环境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当前阻碍我国进口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认识问题。目前,全球的静脉系统(再生产业)与动脉系统(制造业),正在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经济支柱。而如此庞大的资源再生产业,在中国缺乏公开、合法、国际化的交易市场,致使流通环节问题重重。 国家每年对矿冶业、制造业有上万亿元的建设和环保投入,而对于解决了上千万人就业,创造了巨额绿色GDP和“碳信用”、为国家提供了30%的原材料、节约了大量能源、减少了数以百亿吨“三废”排放的再生资源产业,投入远远不足。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如果搞好废弃物的再生,两个世界难题(资源与环境)就同时找到了解决的途径”。 要将运转了300年的线性经济改造为循环经济,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产业革命。 这场革命不仅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传统企业,而且涉及到由线性经济衍生出来并为之服务的管理体制,以及思想、文化、政治等整个上层建筑。 这场革命,宣告了一个资源掠夺的时代即将结束,一个资源再生的时代正在到来;宣告了处于线性状态的工业文明,由于无法适应目前的资源状况而行将就木;一个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由于能够适应目前的资源状况而喷薄欲出。 要使地球有限的资源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我们不能只创建一个消耗资源的制造业,还必须共同创建一个能使资源反复利用的资源再生产业。一个健康的地球,不能只有动脉系统,还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静脉系统,形成生生不息的国际大循环。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在这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上世代繁衍下去。 需要人们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认真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为全世界生产产品的中国,更有必要建立一个“全球物资回收系统”,以补充自身的资源消耗。既然这个全球静脉系统将在未来30年为中国提供80%的原材料,解决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减少数百亿吨的废弃物排放,那么中国应当全力予以疏通。
浙江东阳市废旧物资总公司 地址:东阳市吴宁街道新南路5号 邮箱:zjdyfjwz01@163.com 电话:0579-89325833
版权所有:浙江东阳市废旧物资总公司 联系电话:0579-89325833 邮箱:zjdyfjwz01@163.com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吴宁街道新南路5号